楼市快递

玉湖藏书别样香 [黄劲松]

2012-09-08 来源:莆田新闻网 用手机看

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

 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,在远古的时候,向东奔腾而去的母亲河经过兴化平原时,恋上了玉湖这片四季如春、环境优美的地方,于是,一路上只顾留恋迷人风景的母亲河,居然迷路走岔道,鬼使神差地拐了几个大弯,在这片广阔的田野上留下了一条扭动着的美丽玉带。
  
  就在这风景优美的兰水之畔,坐落着一座静谧的小村。拥挤不堪的村落里,一栋风烛残年般的小楼房,拥挤在一片破旧的农舍之间摇摇欲坠。谁能想到,就这么一栋不起眼的小楼房,却是一座鲜为人知的民间藏书阁。
  
  小楼列奇书,有史有文堪探讨;陋屋多佳日,宜风宜雨足安居。
  
  走进这座古老的楼房二层,一副笔力苍劲的书法对联首先映入眼前。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二楼房间里几乎摆满了各式书厨,狭窄的房间显得是那么拥挤,就连楼主自己的床铺都被挤压到一角,放不下的书籍甚至堆到了自己床上,称得上与书共眠。因为书放得太多,沉重的负荷压得老屋摇摇欲坠,走起步来楼板一颤一颤直叫人心惊。浏览所有藏书,一半以上书籍是古今中外名人传纪,毫不夸张地说,从有史以来到近现代,随便点出哪个时代的名人都可以从中找出该人物传纪。其他的还有文学、史学、经典、哲学等书籍。整座楼好比一座图书城,进了楼犹如掉进书的海洋。
  
  这座藏书楼的主人就是已故的离休老干部傅文林先生。
  
  哺育过民族英雄的神奇大地,自古就是人文鼎盛、贤才辈出的地方。生在兰溪之畔,喝着玉湖水长大的傅老先生,深知地瘦栽松柏,家贫子读书之道理,虽然家境贫寒,但是自幼学习勤奋的他,靠着勤工俭学,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年的省立莆中(莆田一中前身),毕业后又考取了仙游师范学校。1949年8月莆田刚解放,师范尚未毕业的傅老弃笔从戎,参加了人民解放军,在解放厦门的战役中荣立三等功,随之又在接下的闽南剿匪战斗中因擒获匪首荣立一等功。转业地方工作后,文笔过硬的他被选调至福建日报社、省委《红与专》编辑部、省委政研室工作过,作为省委笔杆,多次跟随当年的省委书记叶飞下基层调研工作。在地方工作期间,上书店淘宝书成了傅老的业余爱好,一看到心爱的书就买,最后发展到向全国各大出版社汇款购书,靠着汇款购书这个办法,傅老居然收藏到了许多当时书店里都买不到的中外名人传记。
  
  离休后,傅老晚年生活继续在购书的日子中度过,同时,他从书中吸取营养,酝酿出书法和画画作品,他的书法作品参加过全国老龄委举办的“中老年书画大展”。十几年前,市文联黄玉石先生为了文学上的创作需要,多次慕名前往藏书楼查阅文史资料,并因此和傅老结下忘年交,湄洲日报和侨乡时报的记者先后采访傅老并做了专题报道。他的平时生活非常节俭,三餐蔬菜淡饭,抽的是烟丝,袜子补了又补,而在购书上却异常大方,一本二十多块的新书他会毫不犹豫买下,他的工资收入几乎全花在购书上。九十年代,农村刮起了占地建房风,亲人们都劝他别再购书,赶紧积蓄资金盖新房,可是嗜书如命的傅老,已经听不进劝告,当村里人纷纷盖起新楼房时,他仍然住在自己那座摇摇欲坠的楼房里,是村中唯一没有占地盖房的村民。
  
  四年前,八十高龄的傅老,终于守着他的藏书楼,走完他的风雨人生,中共荔城区委组织部为他送去花圈。傅老是在1949年8月27日参加解放军,于2008年8月27日去世,如此巧合的日子,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!
  
  去年,荔城区开始玉湖新城拆迁改造。在荔城区文联的牵头下,傅老家属根据傅老生前遗愿,把他的所有藏书全部捐献给区里一所新建中学图书馆。在接收傅老藏书时,大号的编织袋就装满了46袋,每件都在四、五十斤重,学校用了两趟车才拉完所有藏书。最后大家一定会问,傅老的藏书到底有多少册?这个问题,连傅老自己都回答不清。笔者在交接藏书之前,特地用皮卷尺对竖在书架里的书籍逐层测量过,长度共有42米多,换句话说,把所有的书籍一本本叠放起来,总高度达42米,相当十五层楼房那么高!
  
  特别指出,在这次玉湖新城拆迁改造中,许多村民们由于之前盖起新楼,都安置到了好多套楼房,而把毕生积蓄都投入到藏书中去并将之捐献的傅老,其家属凭着那栋破房,只能安置百余平米,还够不着一套上好的楼房。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伟大胸怀,一位民间藏书家的执着追求!
  
  荔城区的一位企业家获悉傅老家属捐献藏书消息后,立即为傅老遗孀送去一万元现金,以弥补老人晚年生活之需。
  
  水截兰溪东流去,书藏玉湖别样香。随着推土机突突声响,一座民间藏书楼隆然倒下。不过,可以让傅老感到欣慰的是,在他藏书楼消失的地方,一座壮观的市级图书馆即将崛起。而母亲河万万没想到,千万年前她的一次走岔弯道,却在当今太平盛世里,奇迹般地造出一个美丽的玉湖新城!

论坛互动 优惠登记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