莆房视点

莆田楼市35年发展回顾 它们是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小区

2018-11-06 来源:莆房网 用手机看

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

  房地产业是集多种经营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,具有先导性、基础性、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,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。改革开放以来,莆田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,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,对提升人居环境,改变城镇面貌,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。

  一、莆田房地产业发展历程

  莆田房地产业起步始于八十年代,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,莆田房地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,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交易,房产中介经纪,物业服务管理等多种经济活动形式的综合性产业。莆田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
  (一)萌芽与起步阶段(1984年-1990年)

  在荫芽与起步阶段,房地产活动只进行单一的商品房(住房和店面)开发,采取由单位、群众集资建设,实现资金自求平衡,本着“统一规划、统一拆迁、统一施工、统一安置”的原则,做到改造一条街道,建好一片房屋,兴建和延伸一条大街。当时开发规模很小,多为沿街一层皮开发。1989年由莆田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实施开发建设的“文献住宅试验小区”(即“八十亩小区”)为起点,迈出了住房商品化、分配货币化的新住房供应路子。至1990年底,莆田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有6家,全是全民所有制企业;当年累计完成投资0.20亿元;商品房施工面积11. 25万平方米;当年竣工面积3. 97万平方米。

  (二)过热发展阶段(1991年-1994年)

  1992年中央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房地产市场和其他领域市场迅速火热起来。当时新区建设有文献、嘉新、南门、凤凰山、涵华、拱辰等;旧城改造有十字街片区、南门片区、筱塘片区、顶埔片区、宫口河片区等。

  而与此同时,政府管理者对市场经济的思想准备不足和缺乏实践经验,导致经济过热全局失控。房地产价格猛涨,开发投资猛增,土地供给失控,高中档楼盘开发过多,企业开发行为不规范,市场秩序混乱等。房地产投资由1991年的0.15亿元跃升到1994年的4.90亿元,年均递增2.2倍。房地产开发企业也由1990年6家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78家,商品房施工面积也由1990年的11.25万平方米迅速扩张到1994年的106.93万平方米。

  (三)整顿与调整阶段(1995年-2002年)

  针对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,中央从1993年7月开始整顿经济秩序,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,清理房地产企业。随之而来是房地产市场不景气,房地产企业效益下降,很多房地产企业破产倒闭。

  1996年中央提出,将住宅业培育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,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推行,房地产市场重新得以启动。1998年新一届政府提出将住房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,莆田市房地产业开始复苏。1998年-2002年房地产开发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,年均增长速度为26.5%。商品房住宅施工面积由1998年的51.79万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的100.18万平方米。期间主要开发建设有荔城大道两侧的龙桥安置区、北磨安置区、凤凰山小区、太平洋中心,学园街两侧的学园小区、易园山庄、南园小区、沟头小区,胜利街两侧的南门小区,梅园路两侧的三信花园等和天妃路两侧的小区建设。

  (四)快速发展阶段(2003年-2007年)

  2003年,国务院在《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》中正式明确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,以及2002年莆田行政区划调整、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禁止城市规划区内个人建房的背景下,莆田房地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。企业数从2002年底的44家增加到2007年底的140家;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由2003年的8.55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49.61亿元;商品房施工面积由2003年的98.26万平方米迅速扩展到2007年的514.72万平方米。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如胜利北街成片改造,梅园路两侧改造,东园路两侧正荣时代广场等先后动工建设;新区开发依托学园街北伸、荔城大道北通、福厦路外移、延寿路开通等两侧建设的项目,如三信城市家园、中特城、浅水湾陶源、金威豪园、汉庭花园、等在城区各地开发建设。

  (五)波动调整阶段(2008年-2018年)

  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,全国房地产迅速下行进入萧条期。2009年在国务院4万亿元刺激经济下,房地产同其他行业逐步复苏。2010-2014年房地产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,房地产投资从2008年的62.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28亿元;房地产开发企业从2008年的168家增长到2014年的257家,万达、万科、保利、碧桂园等全国品牌房地产企业纷纷入驻莆田;主要开发项目有万达广场、万科城、正荣财富中心、天龙世纪广场、雅颂居等项目。

  随着房地产的大量开发,一些区域商品房库存超过正常去化期。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,2015-2016年各地采取各种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。随着库存下降,房价恢复上升。富力、恒大、融创、联发、融信、阳光城等品牌企业纷纷进军莆田抢占地盘,地价不断创出新高。2018年7月1日,莆田市政府转发市住建局市国土资源局《关于加强精准调控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》,实施片区精准调控,落实房价地价“双”控政策,明确今后三年各县(区)片区商品住房销售均价管控目标,全市房价得以控制,市场回归理性,房地产业趋向平稳发展。

  二、莆田房地产业发展成效

  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,莆田房地产业逐步走向成熟,主要成效:

  (一)产业领域不断拓宽,企业实力不断壮大。房地产活动由原来单一的商品房开发逐渐拓宽到物业管理、房产中介及其他房地产活动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,从1984年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,发展到2018年全市共有30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。物业管理等其他房地产服务也伴随着房地产发展应运而生,至2018年全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160家;房产经纪机构181家;房地产评估机构5家。房地产开发企业实力不断壮大,正荣集团在莆田下辖7家房地产子公司;部分本土企业转战外市外省开发;一些本土企业与保利、融创等国内品牌企业合作,以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
  (二)开发规模迅速扩大,市场竞争趋向公平。 “十二五”期间(2011-2015年),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32%,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08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期间完成投资总量的4.29倍;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405万㎡,比“十一五”增长101%;竣工商品房面积1640万㎡,比“十一五”增长149%;销售商品房面积1316万㎡,比“十一五”增长107%;存量房交易面积332万㎡,比“十一五”增长7%。2017年,全市房地产投资312.47亿元,较1990年增长1562倍;商品房施工面积2279.42万平方米,较1990年增长208倍;竣工商品房面积525.95万平方米,较1990年增长132倍。随着房地产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,市场竞争也趋向激烈和公平,万科、保利等国内品牌企业大举进军莆田。

  (三)开发产品呈现多样,宜居程度明显提升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开发商对于商品房开发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,大户型住宅、别墅、楼中楼等也随之出现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莆田市房地产在开发理念、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日益成熟,项目定位、小区规划、户型设计将“以人为本”的准则排在首位。同时,融住宅、商业、办公等多种用途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,以及包括商品房开发、城市道路公园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成片新城区开发,逐步成为近年来房地产发展的主流。万科玉湖新城、正荣财富中心、保利城、碧桂园浪琴湾等一批配套齐全、环境优美、封闭式智能型住宅示范小区随之出现,大大提升了住宅开发档次和小区宜居环境。

  (四)保障体系不断健全,住房问题“兜底”保障。出台了莆田市廉租住房、经济适用房、公共租赁住房及限价商品房的管理规定,住房保障体系拓展到“4+1”(廉租住房、公共租赁住房、经济适用房、限价商品房、廉租租赁补贴),对象范围延伸到全市范围,分类保障更加精准,率先在全省建立保障房配置网上运行公开系统,实现了保障房分配“业务公开、过程受控、全程在线、永久追索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历年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项目105个共计17356套(其中公租房133975套、经济适用房3300套、限价商品房659套),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,累计完成投资约25.46亿元,累计竣工13986套,分配13475套,各类保障房历年分配率77.64%;全市历年政府投资公租房6306套,已分配5836套,分配率92.55%。全市住房保障城镇常住人口覆盖率24.97%。

  三、莆田房地产业发展贡献

  莆田市房地产业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,为加快城市化进程、拉动经济增长、改善人居环境、提升城市形象作出了重大贡献,已成为莆田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。

  (一)极大改善城镇市民的居住条件,提升了城市品位。三十多年,莆田市房地产开发通过大规模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,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房供给,莆田的城市面貌得到全面改观,城镇市民的居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。1983-2018年,全市共竣工商品房面积4080万平方米,约40万户家庭居住问题得以解决、居住环境得以改善。2017年,莆田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44平方米,比1990年人均增加27.8平方米。房地产开发的档次不断提升,涌现出一批功能齐备、配套完善、环境幽雅的新城片区和住宅小区,使市民的居住品质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
  (二)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力,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。按照“统一规划、合理布局、综合开心、配套建设”以及“先地下、后地上”的原则,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、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,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,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。莆田房地产开发从旧城改造扩展到新区建设,并逐渐走出城区,向城郊和西天尾、黄石、华亭、笏石、山亭、枫亭、郊尾、南日等乡镇发展,大大拓展了莆田城区范围。至2017年底,莆田市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到93.5平方公里,是1990年的11倍。

  (三)有力拉动经济增长,并促进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。一是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308亿元,年均增长32%,约占全市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25%,对全社会投资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。二是增加值逐年增加,有力拉动经济增长。2017年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4.48亿元,增长4.3%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.6%。三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快速增长,极大地促进了建筑、建材、冶金、纺织、化工、机械、运输、家电、家具、装饰等50多个行业同步发展

  (四)增加财政收入,拓宽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。一是通过房地产开发,引发土地交易、房屋建设、房产交易等活动,从而为财政创收建安税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税费。2017年全市房地产业为财政创收各项税费高达31亿元,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5%。二是2013-2017年近五年,全市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出让金额372.51亿元,有力地支撑各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。

  (五)拓宽了居民就业渠道,促进社会各类人员就业。一方面通过房地产开发、营销代理、中介服务、物业管理和其他房地产活动来吸纳从业人员,2017年,莆田市房地产业直接吸纳就业人员约1万人;另一方面通过其所带动的相关行业来吸纳就业人员,比如通过土地征迁、房屋建设、装饰装修等活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。

莆房声明:莆房视点栏目所有文字均为莆房网原创内容,版权均属莆房网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买房投资建议。
论坛互动 优惠登记 回到顶部